海尔、美的和小米的冰箱江湖,三个方向,一个未来
浏览:150 时间:2024-4-1

过去,在老北京有一个行业,冬天凿冰并储存在地窖里,夏天取冰降温保鲜,作为冰箱的替代品。这一行的工人被称为“切冰工”,店主被称为“冰室店主”。《诗经·七月》中有一个“碎冰机”的记录,它有很长的历史。穷人买的大冰块被称为“冰芯”;小商贩将小批量批发冰块,并把它们加工成小吃,如“大冰碗”、“玻璃粉”和“杏仁豆腐”;富裕家庭有很多奢侈品,他们把它们整块买下来冷却或冷冻食物。最著名的是北海公园东门雪池胡同的皇家冰室,后海冰室和龚建冰室主要是民用的。雪池冰室直到1917年才停止向皇室供应冰,而冰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变成私有财产并被收归国有。经过1961年和1968年的两次大修后,一个机械冰槽被建造出来以减轻工人的负担。直到1979年,已经生活了400多年的冰屋才宣布退休。此时,世界上第一台冰箱上市已经有107年了,第一台冰箱“雪花”(不是啤酒雪花)在中国上市也有23年了。在地窖关闭的那一年,改革开放后,万宝第一批冰箱企业投产。甚至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,冰箱还是一种奢侈品。1981年,北京每100户居民拥有的冰箱数量仅为1.7台。如果你想要一片雪花,你必须四处看看,这不是一般公众能够承受的。这是一个典型的增量市场,供需不平等,一旦生产出来,就可以出售。经过40年的发展,今天的冰箱市场已经完全不同了。曾经显赫的雪花和万宝已经消失在红尘中。新的龙头企业在股票市场上争夺战,他们开始对个性化嵌入、特殊人群需求和智能做详细的文章。首先,股票市场上的冰箱跟踪和更换冰箱的意愿极低。冰室的消亡是一种新工具出现的背后原因。冰箱已经从增量市场进入股票市场,其背后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。中国冰箱产量从1956年到2020年,来源:前瞻性数据库中国冰箱行业从1956年开始,并在20世纪80年代末迎来了一个小高潮,这主要是由国内“高端人群”和东南沿海地区的消费需求推动的。随后,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了大规模的长期增长,其背后是中国的大规模城市化进程,中产阶级的崛起导致了冰箱消费,这与20世纪30年代美国和欧洲的情况有关